內蒙古農科院與草都集團共同培育救荒新品種
箭筈豌豆為豆科野豌豆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即可作為畜禽的優良牧草,也可作為綠肥直接翻壓,是肥飼糧兼用的作物之一。每年4-9月是春箭筈豌豆的生長季,適宜在年降雨量250毫米以上溫帶,海拔400-2500米地區栽培。特別適合在華北地區的內蒙古中東部、西北地區的山西、甘肅、新疆等低山丘陵區種植。其分枝性較強,耐寒喜涼,耐旱耐瘠,適應性廣。20世紀40年代引入中國,現已在全國范圍內廣泛種植與利用。
2022年6月25日,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技術推廣中心石泉主任、呼和浩特市農牧局飼草科武占平科長、呼和浩特市農牧推廣中心包布和科長、清水河縣農牧局原局長楊興亮、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丁海君主任和房永雨研究員、內蒙古草都飼草料研究院趙和平院長和劉芳副院長一行來到清水河縣韭菜莊鄉,調研春箭筈豌豆的種植歷史、種植規模、種植模式及適應性等情況。
春箭筈豌豆在清水河縣有多年的栽培歷史,但由于農民長期使用自留種,種性嚴重退化,已影響到產量,目前只有零星種植,越來越不利于生產中的推廣應用。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與草都公司在種質資源調查和收集的基礎上,通過提純復壯與應用,充分挖掘地方品種的優良特性,培育了優質高產春箭筈豌豆地方新品種。
“清水河春箭筈豌豆”新品種的選育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經過連續多年的悉心培育,篩選出穩定的優良品系,后經過品種比較試驗、區域試驗以及生產試驗等一系列檢測選育新品種。在選育過程中,課題組還要通過解決適宜區域、種植密度、灌溉施肥除草和覆蓋地膜等一系列生產技術問題,使其產量發揮到最大。通過與當地農牧民聯合,建立了一支掌握新品種栽培要點技術隊伍,推動和保證了“清水河春箭筈豌豆”系列在當地持續推廣、利用。
上一篇文章:巴林左旗人民政府與草都集團開展戰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