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內蒙古草都飼草料研究院等單位共同主持的項目榮獲2018年度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由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內蒙古草都飼草料研究院、巴彥淖爾市草原工作站等單位主持完成的“內蒙古優良牧草種質資源挖掘、新品種選育及應用”項目榮獲2018年度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該項目針對我區優異牧草種質資源發掘利用不足、優異新品種缺乏、良種繁育技術落后等問題,從我區草牧業的需求出發,在大量收集、評價國內外、區內外種質資源的基礎上,采用選擇育種等方法,選育出經國家、自治區牧草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牧草新品種4個,即鄂爾多斯草木樨狀黃芪(國審430)、鄂爾多斯中間錦雞兒(國審431)、牧科草木樨1號(區審N022)、涼城大麥(區審N051),這些品種可廣泛應用于生態修復、人工草地建植等草業工程中。在新品種育成的同時,開展了配套種子生產、高產栽培及利用技術研究,熟化并確立了新品種的原種繁殖技術、配套高產優化栽培技術、麥后復種技術,大大加快了新品種的推廣速度。
內蒙古草都飼草料研究院是以內蒙古草都草牧業股份有限公司為依托,開展“政-企-研-學-推”結合,主要承擔牧草標準的制定、相關專利的研發、飼草料研發和牧草收儲等技術研究,目前擁有科技人員26人,特聘客座研究員22人,擁有國審牧草品種15個,區審品種20余個,每年通過的標準20余項。同時,研究院還承擔電子商務進農村牧區的技術支持工作,目前承擔我區4個旗縣的電子商務進農區牧區的技術支持。
上一篇文章:草都集團滹沱河生態環保治理項目正式開工
下一篇文章:草都集團組織觀看“兩會”直播